印度尼西亚语(Bahasa Indonesia)是以廖内方言为基础的一种马来语,是印度尼西亚的官方语言。全世界约有3000万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他们的母语,还有大约1.4亿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第二语言。在语言学分类中,印尼语属于马来-波利尼西亚语系。
1972年以前印尼文和马来文的拼写大不相同,这是由于1972年以前印尼文拼写系统由荷兰人发明的,而马来文拼写系统则是由英国人开发的。
马来语和印尼语之间的差别,可以类比为英式英语(British English)和美式英语(American English)之间的差别。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彼此沟通的,只是在书写系统的拼音和语汇上有一些差异。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,是由于印尼语从爪哇语和荷兰语中借用了不少词汇。比如说,马来语中的“邮局(post office)”是“pejabat pos”,但是印尼语中的“邮局”则是“kantor pos”,这是借用荷兰语“kantoor“办公室(office)”。
印度尼西亚地图
印尼有一句著名的谚语:“Dimana bumi dipijak, disitu langit dijunjung.”直译为“举起你走过的土地的天空。“意思类似于入乡随俗,做生意便是如此。
#1 先关系,后商务
与马来西亚商务文化类似,在印尼也要注重先培养个人关系,然后再扩展至商务关系。注意:多样化的文化动态主导着印尼的商业文化。有许多习俗和传统需要遵循。印度尼西亚人有时感到他们的文化规范/礼仪(礼仪)负担沉重,但同时印尼人很善良(GA Enakan hati)。
#2 影响印尼商业文化的权力与等级
这里的等级原则与其他几个亚洲国家相似,根据霍夫斯泰德的研究,印尼仍然具有很高的权利差距(power distance)。
社会上的人不平等,这也反映在组织中。换句话说,生活中权力较低的员工期望和接受在工作场所拥有更少的权力。
等级概念仍然普遍存在,特别是资历老的公司。头衔是一种值得夸耀和展示你社会地位的东西。礼貌地用先生或女士(Bapak / Ibu)的头衔来称呼他们,而不是直接称呼姓名。
#3 "是的,老板"
与日语类似,印尼人在听懂对方说话后,即便不同意对方,也常常回复“Yes”。其实这个短语虽然意思是“是的”,但主要是为了让一个人快乐,表示尊重并满足另一个人的要求。不要认为它会自动确认商务伙伴之间正在讨论的内容。
#4 礼物的重要性
商务会议上,从你的国家带来纪念品(oleh-oleh)送给对方会是一个惊喜。
礼物送出后,会议通常会以双方富有成果的闲聊和欢笑开始。
带一份特色小吃或者一件适合放在桌上的东西。他们会把礼物可以展示给同事或家人。
#5 眼神交流
眼神交流避免长时间的眼神交流。很多印度尼西亚人比较害羞,长时间保持眼神接触会让他们不舒服。
以上是印尼日常打招呼用语,所有年龄段通用。
如果您需要印尼语翻译,请您提前跟铭文致译预定翻译。无论是印尼语文件翻译、印尼语会议翻译、还是印尼语同声传译、印尼语商务陪同翻译.,我们都力求以高质量翻译,赢得客户认可。
预约电话:15001325350,邮箱:tom@meyvnls.com
专业领域翻译、国际业务拓展、国际品牌形象建设。
诚信、质量是我们的发展之本,也是创造价值的源泉。
铭文致译乐于分享各国的商务文化、旅游景点、外语学习心得以及多个语种的日常用语翻译